十年浪迹游淮甸,一枕高眠到鄂州。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010个月前

诗词原文

鄂州行

唐·杜牧

十年浪迹游淮甸,一枕高眠到鄂州。

山色江声相与清,夜来风月更悠悠。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明快,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十年来我漂泊不定,足迹遍布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如今终于在鄂州得以安心高卧,享受一夜好眠,这里的山色青翠,江水潺潺,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清新宜人;夜晚时分,清风徐来,月光皎洁,更添几分宁静与悠远。

释义

首句“十年浪迹游淮甸”概括了诗人过去十年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其游历广泛、历经风霜的感慨;次句“一枕高眠到鄂州”则转而描绘诗人到达鄂州后的安逸生活,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后两句通过对鄂州自然风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从漂泊到安定的生活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心境变化,前两句通过时间跨度(十年)和空间转换(淮甸至鄂州),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力,也展示了其作为文人的闲适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鄂州作为他旅途中的一站,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环境,深深吸引了诗人,使他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安宁,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既表达了他对过去漂泊生涯的回顾与感慨,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