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琴叹
唐·刘长卿
吁嗟此琴,尔何不为王门戴逵有,
一朝破轸又谁咎。
玉徽尘积尺余厚,
古锦囊空留可久。
琴兮琴兮在平野,
漫漫长夜尔知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诗,工于写景抒情,诗风清新自然,尤以描写山水田园见长,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刘韦”,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其诗作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译文
唉,这把琴啊,你为什么不能成为王门戴逵所拥有的宝物呢?
一旦琴弦断裂,车轸破损,又有谁来责怪你呢?
琴上的玉徽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那装琴的古锦囊虽然空着,却还能长久地保存着对往昔的回忆。
琴啊琴啊,你如今孤零零地躺在荒野之中,
在这漫漫长夜里,你是否也有所感知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把被遗弃的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中“吁嗟此琴”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琴的惋惜之情;“尔何不为王门戴逵有”则借古喻今,暗指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重用;“一朝破轸又谁咎”则进一步强调了世态炎凉,无人关心琴的遭遇,也无人关心诗人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琴为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琴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玉徽尘积尺余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琴被遗弃后的凄凉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而“古锦囊空留可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漂泊无依,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琴之口,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刘长卿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