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
烟霞闲骨相,泉石野心情。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何须问尘事,高卧且逃名。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谁的心中没有烦恼和牵累呢?但敞开胸怀便能感受到自然的灵性,烟霞缭绕中我显得闲适自在,泉石之间寄托了我的山野之情,傍晚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春日里蝴蝶守护着盛开的花朵,何必去关心尘世的纷扰呢?不如高卧山林,远离名利。
释义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烦恼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灵性的向往,他认为人人心中都有烦恼和牵累,但只要能够敞开胸怀,便能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灵性,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首联“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直接点题,提出了诗人对人生烦恼和心灵自由的看法,颔联“烟霞闲骨相,泉石野心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和自在,颈联“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景物的生机和活力,尾联“何须问尘事,高卧且逃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崇尚隐逸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的山居生活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个性解放、向往自然和自由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