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盛景》
唐·李隆基
瑞气浮城阙,春光醉绮罗。
柳丝垂碧水,花影映红波。
鸟语声声脆,风声阵阵和。
升平歌盛世,欢乐遍山河。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和音乐,对唐朝的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译文:
吉祥的气息笼罩着宫殿,春天的阳光让华丽的衣裳更加迷人,柳丝低垂在清澈的水面上,花儿的影子映照在红色的波纹中,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风声也与之和谐相伴,在这个太平盛世里,歌声传遍四方,欢乐洒满山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宫殿内外的美丽景色和祥和气氛,首联“瑞气浮城阙,春光醉绮罗”以吉祥的气息和春天的阳光为开篇,营造出一种繁荣、祥和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柳丝、花影、鸟语、风声等,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盛世太平的赞美和欢乐之情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在位前期的开元盛世有关,在这个时期,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唐玄宗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国家的繁荣昌盛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喜悦,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祥和气氛来表达自己对盛世太平的赞美和欢乐之情的抒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玄宗对唐朝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