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相思曲
唐·张籍
已恨青山临渡口,相思回首隔夫君。
孤灯寂寂夜萧萧,冷月娟娟映小楼。
梦断江南烟水路,云飞塞北雪天途。
此情唯有东风解,吹到天涯亦念吾。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历史上张籍并无此确切诗作。)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张籍的诗歌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推崇。
译文
已经怨恨那青山矗立在渡口旁,回首相思时却发现与你相隔甚远,孤独的灯火在寂静的夜晚闪烁,清冷的月光娟秀地映照着小楼,梦中断了与你在江南烟雨路上的相遇,云儿却飞向塞北的雪天路途,这份情感只有东风能够理解,吹到天涯海角也会思念着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已恨青山临渡口”以青山和渡口为象征,暗示了离别与阻隔;次句“相思回首隔夫君”则直接点明了相思之苦和与爱人相隔的无奈,后两句通过描绘孤灯、冷月、江南烟雨、塞北雪天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动人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青山、渡口、孤灯、冷月等意象,既表现了离别与阻隔的无奈,又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质朴而动人的美感。
创作背景
(模拟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诗人对远方的爱人和家乡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他通过描绘青山、渡口等自然景物,以及孤灯、冷月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