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感
宋·陆游
出游始觉此身健,无食更知吾道尊。
云影半开岩树绿,水声初到石桥喧。
闲居日日得清赏,胜境时时入梦魂。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不如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出游时才真正感觉到身体康健的美好,没有食物时更深刻地体会到坚持自己信念的尊贵,山岩间的树木在云影半开时显得更加翠绿,水声初到石桥边便带来了喧闹,闲居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清新的景致可以欣赏,那些美丽的胜境时常进入我的梦中,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世间的一切事务都不如这悠闲自在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出游与闲居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出游始觉此身健,无食更知吾道尊”以出游和饥饿的经历,强调了身体健康和坚守信念的重要性,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山中的自然风光和闲居生活的美好,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以出游和饥饿的经历,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身体健康和坚守信念的深刻认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风光和闲居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赞美,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闲居山中的生活场景和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