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不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啼。
人生何处不欢乐,心宽便是福地栖。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不羡慕那些高官厚禄(五鼎指古代贵族的盛馔,象征富贵),也不追求简陋的生活(瓢指简陋的饮具),世间万事,只要合乎自己的性情便是值得高兴的,清风明月这些自然美景本来就是无价的,而近处的水流、远处的山峦也都充满了情意,闲暇时,我喜欢坐在石头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儿的啼鸣,人生何处没有欢乐呢?只要心胸宽广,哪里都是幸福的栖息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首句“不瓢固不羡五鼎”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既不追求简陋也不羡慕富贵,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与自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清风明月、近水远山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比“五鼎”与“瓢”的生活,强调了内心满足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物质条件,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一个热爱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文人形象。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虽胸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多次遭贬谪,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晚年退隐山林,过上了相对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仕途挫折后,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开始更加珍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