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庐山孤芳
唐·韦庄
别派近传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
寒烟漠漠锁苍翠,细雨霏霏洗碧林。
野老相逢知敬客,樵夫偶遇话幽寻。
他年若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吟。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风格清新俊逸。
译文
另一股清泉近日传自庐山的顶峰,那孤高的芬芳原本源自洞庭湖的深处,寒冷的烟雾弥漫,锁住了苍翠的山色,细雨绵绵,洗涤着碧绿的树林,山野中的老人相逢时知道敬重客人,樵夫偶然相遇也会谈论起幽深的探寻之路,将来如果有机会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那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小径上,我将独自吟诵诗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与诗人的归隐之志,首联通过“别派”与“孤芳”两个意象,展现了庐山清泉与洞庭湖之美的内在联系,寓意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孤独,颔联以寒烟、细雨描绘了一幅朦胧而清新的山水画卷,颈联通过野老与樵夫的相遇,展现了山中的淳朴民风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庐山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也通过野老与樵夫的相遇,表达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与无奈,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解脱,庐山作为一处风景秀丽、远离尘嚣的胜地,自然成为了韦庄心中的理想之地,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韦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