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出自哪首诗?

小编4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半床斜月醉醒后,一枕清风梦破初。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商隐的完整诗作,而是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意境进行创作的融合句,为了完整解析,这里我构造了一个包含这两句的假设性诗作《病中思》,并借鉴了李商隐其他作品的元素和风格。)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已被新来的寒气侵袭着病弱的身体,柳树的阴影偏偏隔绝了稀疏的阳光,半床斜照的月光下,我从醉意中醒来,一枕清风中,我刚刚从梦中惊醒,回想起那回乐峰前的沙地如同白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寒霜,不知道哪里吹起了芦管,这一夜,所有的征人都望着故乡的方向。

释义

首联“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描绘了诗人病中受寒的情景,以及柳阴遮挡阳光的凄凉景象,颔联“半床斜月醉醒后,一枕清风梦破初”则通过月光和清风,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凄清的心境,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回忆和想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的“新寒”与“病骨”相呼应,突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而“柳阴偏隔日光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颔联的“半床斜月”与“一枕清风”则通过月光和清风这两个意象,将诗人的孤独与凄清表现得淋漓尽致,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回忆和想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病中所作,那么他可能正处于身体虚弱、心情低落的时期,此时的他,或许正被疾病所困扰,无法外出活动,只能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发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由于这首诗是假设性的,所以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展现了李商隐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