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芙蓉近路栽,菰蒲深处却花开。的释义

小编4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荷花

宋·苏泂

不著芙蓉近路栽,菰蒲深处却花开。

船头日晚风吹醒,无数青萍盖水来。

作者简介

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苏轼同为眉山(今属四川)人,但生卒年均不详,苏泂大约生活在南宋宁宗、理宗时期,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刘克庄等都有交往,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不在路边栽种那鲜艳的芙蓉,却在菰蒲丛生的深处静静花开。

傍晚时分船头吹来一阵清风,将我从梦中唤醒,只见无数青萍随着水流涌来,仿佛为水面盖上了一层绿色的毯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不随波逐流,选择在菰蒲深处静静绽放的高洁品质,首句“不著芙蓉近路栽”表明荷花不愿在显眼的路边争奇斗艳;次句“菰蒲深处却花开”则展示了荷花在幽静的环境中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后两句通过描写船头日晚风吹和青萍盖水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荷花的清幽与雅致。

赏析

这首诗以荷花为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荷花不慕名利、甘于寂寞的高尚情操,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荷花的清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荷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通过描绘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美丽景象,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状况,如人们对名利的追逐和对真正价值的忽视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赞美荷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