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
宋·刘克庄
忠显闻孙定不虚,西枢犹子故应殊。
家传将略从天下,身著儒衣到古初。
此去青云应得路,向来白首更无书。
临歧欲赠加餐饭,却恨难言意有余。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体,刻琢精丽,刘克庄晚年趋奉贾似道,诗词风格趋向平庸,成就远逊于前期,但他“文名早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他‘援笔立成,雄健高爽’,词作亦颇受辛弃疾影响”,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译文
忠显公的孙子一定不会虚有其名,西枢大人的侄儿自然也应该与众不同,家中传承的将略可以横行天下,而他本人却身着儒衣,追溯到了古代的开端,这次离去,他应该会青云直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而我到了老年,却再也没有什么书信可以寄给他了,在分别的路口,我想赠给他一些鼓励的话语,让他多加餐饭,保重身体,但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情感。
释义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送别友人所作,首联赞美友人的家世背景,指出其祖父和叔父都是显赫的人物,因此友人也不会差,颔联则进一步强调友人的才华,既懂兵法,又精通儒学,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岁已高,无法再有所作为的感慨,尾联则以赠言作结,希望友人保重身体,但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首联和颔联通过赞美友人的家世和才华,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则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自己无法再有所作为的感慨,尾联则以赠言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又流露出自己心中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与某位友人的离别有关,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们常常面临离别之苦,刘克庄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自然对离别有着深刻的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友人的家世和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自己无法再有所作为的感慨,他也通过赠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离别之苦,也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