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愁
宋·陆游
老来无面见毛锥,犹把闲愁付小诗。
日暮酒醒闻雁叫,天寒日暮倚栏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老,不好意思再拿起毛笔(毛锥,古代对毛笔的一种雅称)去写文章,但仍然将心中的闲愁寄托在小诗之中,傍晚时分,酒醒之后听到大雁的叫声,在天寒日暮之时,独自倚靠在栏杆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一种心境和生活状态,首句“老来无面见毛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衰,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精力去著书立说的感慨,次句“犹把闲愁付小诗”,则展现了诗人虽然不再从事繁重的文学创作,但仍然以写诗作为抒发情感的方式,将心中的闲愁寄托于诗句之中,后两句“日暮酒醒闻雁叫,天寒日暮倚栏时”则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落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感受,诗人通过自嘲和描绘具体场景的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的自嘲,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嘲精神,也暗示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次句的“闲愁”二字,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这种闲愁既包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后两句的场景描绘,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有关,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晚年时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内心的情感变得复杂而深沉,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体现,诗人以自嘲和描绘具体场景的方式,将内心的闲愁和孤寂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晚年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