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祈雨
宋·曾几
赤日行空暑气浮,
旱岁嫌晴不嫌熟。
今年教熟不教晴,
也似老天爷曲顾。
作者简介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诗歌,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著作有《茶山集》。
译文
赤日炎炎高悬天空,暑气蒸腾难以忍受,在这干旱的年岁里,人们宁愿下雨也不愿看到晴天,因为晴天只会加剧干旱,今年老天爷却偏偏让庄稼成熟却不让天晴,这也算是老天爷对我们的一种眷顾吧,虽然方式有些特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干旱年份农民对天气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渴望和对老天爷“特殊眷顾”的感慨,首句“赤日行空暑气浮”描绘了炎热的天气,次句“旱岁嫌晴不嫌熟”点明了农民在干旱年份对晴天的厌恶,第三句“今年教熟不教晴”则表达了今年庄稼成熟但天气却不晴的奇特现象,末句“也似老天爷曲顾”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特殊眷顾”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干旱年份农民对天气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和幽默的手法,将农民对及时雨的渴望和对老天爷“特殊眷顾”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和次句通过描绘炎热的天气和农民对晴天的厌恶,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三句和末句则通过转折和幽默,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苦,曾几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深入民间,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对农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祈雨》中,他通过描绘干旱年份农民对天气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老天爷“特殊眷顾”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老天爷的祈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祈雨》,但诗中并没有直接描绘祈雨的场面,而是通过描述农民对天气的复杂情感来间接表达祈雨的愿望,这种间接表达的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沉,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