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松风清韵入禅心,云影幽光映墨华。

岁月悠悠人已去,山川寂寂意无涯。

空余妙笔传千古,静待知音赏落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唐代著名诗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僧、茶僧,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皎然的诗歌创作和佛学造诣都很深,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多有交往,诗风闲适淡雅,多写山水田园和佛教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偶然间遇到一位老僧,听他讲述寺中的故事,他说墙壁上留有一幅古老的画作,松风带着清新的韵律吹入禅房,让人心境宁静,云影与幽光交相辉映,映照着古画上的墨色光华,岁月流转,作画之人早已逝去,只留下这寂静的山川和无尽的思绪,那幅古画依然妙笔生花,流传千古,静静地等待着知音在落霞时分前来欣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偶遇老僧并得知壁间留有古画的情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艺术的深刻感悟,诗中“松风清韵”、“云影幽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而“岁月悠悠人已去,山川寂寂意无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禅意和淡雅的文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和敬畏,诗中“偶逢老僧听僧话”一句,既点明了故事的起因,又带有一种随缘而遇的禅意,而“道是壁间留古画”则引出了全诗的主题,即那幅承载着历史与艺术之美的古画,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松风、云影、墨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岁月流逝、山川永恒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永恒之美的追求和赞美。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佛教生活、自然山水以及个人感悟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偶然间遇到一位老僧并得知寺中留有古画的情景下,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僧的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禅意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