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秋江晚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波痕尽处忽掀怒,揽动一河秋色暮。
落日孤城鼓角雄,断鸿声里忆平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波浪的痕迹在远处突然变得汹涌澎湃,仿佛搅动了整条河流,让秋日的暮色更加浓郁,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鼓角之声雄壮有力,而在失群的鸿雁哀鸣声中,我不禁回忆起那辽阔的平原草地。
释义
“波痕尽处忽掀怒,揽动一河秋色暮”描绘了江面波浪由平静到汹涌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秋日景色的影响,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落日孤城鼓角雄,断鸿声里忆平芜”则进一步通过落日、孤城、鼓角、断鸿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雄浑与荒凉,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江晚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抒发,前两句以“波痕”和“秋色”为线索,巧妙地将江面的动态变化与秋日的静谧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后两句则通过“落日孤城”和“断鸿声里”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晚年退居家乡山阴,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家乡,面对秋日的江景,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抗金岁月和家国情怀,诗中的“孤城”和“断鸿”等意象,既是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孤寂与思乡之情的象征,通过这首诗,陆游表达了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