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啼一树,恼乱东风,又吹愁满斜阳院落,烟淡梨花瘦,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柳外飞来双羽玉,依依似与骚人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前枉却一东风,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作者及朝代
黄孝迈,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时人,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多抒发离愁别绪与个人情感。
作者简介
黄孝迈虽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留存的作品来看,他是一位情感丰富、擅长细腻描绘内心世界的词人,他的作品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
本诗节选部分大意为:本打算今年春天能享受浓浓的欢乐,却仍然像往年一样,白白辜负了这美好的东风,每年都在横塘路上送别客人,细雨中的垂柳系着即将远行的画船,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释义
“准拟今春乐事浓”表达了词人对今年春天充满美好期待的心情;“依前枉却一东风”则透露出这种期待并未实现,再次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遗憾。“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频繁送别、离愁别绪不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验,词中“翠禽啼一树,恼乱东风”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春天特有的生机与纷扰,随后“又吹愁满斜阳院落”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而“准拟今春乐事浓,依前枉却一东风”则直接点出了词人的失望与无奈,使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虽然黄孝迈的具体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推测,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词人频繁经历离别、对过往美好时光充满怀念的时期,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因仕途不顺、亲友离散而心生感慨,黄孝迈的这首词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词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