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带看花福,不是愁中即病中。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贾岛

年年不带看花福,不是愁中即病中。

今日床前无约束,隔帘惟见满园红。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中进士,曾官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参军,晚年居长安南郊,多就友人佛寺寓居,会昌三年(843年)卒,年六十四,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每年都没有享受到赏花的好福气,不是在忧愁之中就是在病中度过,今天躺在床上没有了任何束缚,只能隔着帘子看到满园的花朵红艳艳地盛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贾岛因病中无法外出赏花的遗憾心情,首句“年年不带看花福”直接点出诗人多年未能享受赏花乐趣的遗憾;次句“不是愁中即病中”则揭示了原因,即诗人常年处于忧愁或疾病之中,无暇也无心赏花,后两句转而写当前情景,诗人因病卧床,虽无法亲自赏花,但仍能通过窗帘看到满园春色,心中既有无奈也有一丝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因病中无法赏花的遗憾和无奈,首句“年年不带看花福”直接点题,情感深沉而含蓄;次句“不是愁中即病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卧床看花的情景,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病中所作,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晚年更是疾病缠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因病中无法赏花的遗憾和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生命的坚韧和执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