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罗隐
独上高楼望帝州,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黄叶满山风啸啸,寒云开日暮凄凄。
莫把升沉著怀抱,古来览圣几公侯。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现实,有“诗中之刺”之称,同时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独自登上高楼眺望京城,鸟儿飞行都要半年才能到达,青山仿佛想要留住行人,层层叠叠环绕着郡城,秋风呼啸,黄叶满山,寒云散开,日暮时分显得格外凄凉,不要把个人的升降沉浮放在心上,自古以来,能真正领略圣境的有几个公侯呢?
释义
独上高楼望帝州:诗人独自登上高楼,远望京城,表达了对远方或更高层次的向往。
鸟飞犹是半年程:以鸟飞行的时间之长,比喻距离之远,也隐含了实现理想的艰难。
青山似欲留人住:用拟人的手法,写青山环绕,仿佛要留住诗人,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景致的留恋。
百匝千遭绕郡城:进一步强调青山环绕之多,增强了留恋之情。
黄叶满山风啸啸:描绘秋风中黄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寒云开日暮凄凄:寒云散去,日暮时分更显凄凉,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悲凉气氛。
莫把升沉著怀抱:劝诫人们不要把个人的升降沉浮看得太重。
古来览圣几公侯:指出自古以来,能真正领略圣境(或指高远的理想境界)的人并不多,即使是公侯也不例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前两句以“独上高楼”开篇,奠定了全诗孤独、高远的基调;中间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两句则以劝诫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即不要把个人的升降沉浮看得太重,因为自古以来,能真正领略圣境的人并不多,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不满,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黄昏,独自登上高楼远眺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淡然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