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松鹤
唐·韦庄
寂寂庭松今两月,鹤雏去尽只留窠。
空余盘石苍苔色,夜夜孤灯照影多。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衰落与五代的动荡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情深,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庭院中的松树已经静静地矗立了两个月,那些幼小的鹤都已飞走,只剩下空空的巢穴,只剩下那块长满青苔的盘石,在夜晚,孤独的灯光常常映照出我孤单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松与鹤雏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庭松寂寂,鹤雏已飞,象征着往日的生机与陪伴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空巢与盘石上的青苔,以及夜晚孤独自照的身影,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韦庄此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庭松、鹤雏、盘石、孤灯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寂寂庭松今两月”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诗人长时间的孤独与沉思;“鹤雏去尽只留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鹤雏的离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只留下空巢作为回忆的寄托,后两句“空余盘石苍苔色,夜夜孤灯照影多”则通过盘石上的青苔和夜晚孤灯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晚唐的衰落与五代的动荡,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变故与不幸,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了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刻感受,庭松与鹤雏的离去,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