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著诗人沈竹斋,丁宁有口不须开。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沈竹斋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逢著诗人沈竹斋,丁宁有口不须开。

此生只合吟诗过,天下苍生望雨来。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模拟复古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他的诗文作品广受赞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遇到诗人沈竹斋的时候,我反复叮嘱自己,即使有话想说也暂且不要开口,因为沈竹斋此生最适合的就是吟诗作画,而天下的百姓都在期盼着他的诗作能像甘霖一样滋润心田,带来希望。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沈竹斋才华的赞赏和对其诗歌影响力的认可,首句“逢著诗人沈竹斋”直接点出对象,次句“丁宁有口不须开”则通过自我告诫的方式,暗示沈竹斋的诗歌魅力已经无需多言,自己在他面前也无需多说什么,后两句进一步强调沈竹斋的诗歌对于天下苍生的意义,将其比作百姓期盼的甘霖,体现了诗人对沈竹斋诗歌的高度评价。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沈竹斋的诗歌才华和影响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逢著诗人沈竹斋”直接点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丁宁有口不须开”则通过自我告诫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沈竹斋诗歌的敬仰之情,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将沈竹斋的诗歌与天下苍生的期盼相联系,赋予了其更加深远的意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赠友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为好友沈竹斋所作,沈竹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广受赞誉,袁枚与沈竹斋交往密切,对其诗歌才华深感敬佩,在一次与沈竹斋相遇的场合中,袁枚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赠沈竹斋》以表达对沈竹斋的赞赏和敬意,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袁枚对沈竹斋诗歌才华的认可,也反映了袁枚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也展现了袁枚作为性灵派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文学造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