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荷花
宋·释绍嵩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後免沉浮。
生时枉被泥尘污,长向人间争宠羞。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高宗至孝宗年间,以诗名世,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禅意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释绍嵩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见于其作品及后人编纂的诗文集中。
译文
即将凋零的荷花先自感到忧愁,怎样才能在凋落后避免随波逐流、起落不定呢?它在生长时就被泥土和尘埃所玷污,却还要长久地在人世间争艳斗丽,感到羞愧难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荷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首句“欲落荷花先自愁”以荷花的凋零预示人生的衰落,次句“如何落後免沉浮”则是对如何面对人生低谷的思考,后两句“生时枉被泥尘污,长向人间争宠羞”进一步揭示了荷花(也暗喻人)在尘世中的无奈与悲哀,既被世俗所累,又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
赏析
这首诗以荷花为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荷花本为清雅之物,但在生长过程中却不得不与泥尘为伍,象征着人在世俗社会中难以避免的污染与束缚,当荷花即将凋零时,它先自感到忧愁,这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荷花的形象,传达了对人生起伏、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僧侣生活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人生有着更为透彻的洞察和感悟,他通过观察荷花的凋零,联想到人生的起伏与无常,从而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释绍嵩也面临着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现实环境,这些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借荷花之口,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