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孤坐月将落,拥鼻清吟夜向阑。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坐

宋·陆游

无人孤坐月将落,拥鼻清吟夜向阑。

四望荒居如隔世,一灯明灭似前山。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岁残。

病骨支离衣百结,犹能挥笔赋《江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独自坐着,四周无人,月亮即将西落,我轻掩鼻子低声吟诵,夜色已深近拂晓,环顾四周,这荒凉的居所仿佛与世隔绝,一盏灯火明灭不定,像是远处的前山在闪烁,高大的梧桐树在寒风中摇曳,传来阵阵凉意,冬日的鼓声咚咚作响,催促着岁末的到来,我身体瘦弱,衣衫褴褛,但即便如此,仍能手握笔杆,赋诗一首《江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独自坐对孤月,清吟诗句的情景,表达了他身处荒凉居所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通过“病骨支离衣百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虽生活困苦,但仍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风貌。

赏析

此诗以“无人孤坐月将落”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随后“拥鼻清吟夜向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和创作热情,中间两联通过“四望荒居”、“一灯明灭”、“高梧策策”、“叠鼓冬冬”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自然的感悟,尾联“病骨支离衣百结,犹能挥笔赋《江寒》”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文人风骨,坚持创作的精神。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荒凉的居所,生活困苦,但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文人士大夫的艰难处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