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肠断故园千树雪,大江西处乱云堆”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和诗词意境,我为您选取了这首与其情感色彩和自然景观描绘相近的作品进行解析,我会尝试在赏析部分融入您提供的关键词意境,以展现辛弃疾诗词中相似的情感与景象。)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是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
译文
唱完了《阳关三叠》离歌,眼泪还未擦干,功名利禄不过是身外之物,还是多吃点吧,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真是千头万绪,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坎坷曲折,才真是令人难以行走啊!
释义
此词上片写惜别之情和旅途景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片着重抒情,层层推进,愈转愈深,全词以想象新奇,比喻生动,寓意深邃,耐人寻味。
赏析
虽然直接未引用“肠断故园千树雪,大江西处乱云堆”,但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同样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对前路未知的忧虑。“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一句,与“肠断故园千树雪,大江西处乱云堆”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了壮阔而略带哀愁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离人的愁绪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肠断故园千树雪”可以想象为故乡的树木在雪中显得格外凄清,如同离人内心的哀伤;“大江西处乱云堆”则描绘了大江之畔,云雾缭绕,象征着前路迷茫,困难重重,辛弃疾在词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时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友人范昂(字济之)将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任职,辛弃疾为之送行,写下这首词,此时辛弃疾正值壮年,虽有满腔热血和才华,却因朝廷主和派的排挤而不得志,故词中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隐含了自己对仕途坎坷、理想难实现的无奈与感慨。
通过上述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直接引用的关键词并未出现在《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中,但辛弃疾的诗词风格与意境与您的关键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景象高度契合,展现了其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