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4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

乌江亭畔空留恨,千古英雄泪满胸。

(注:“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这两句并非杜牧原诗《题乌江亭》中的内容,而是根据题意创作添加,以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诗及添加的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战争的胜败难以预料,能够经受失败、屈辱的考验,才是真正的男儿,江东的子弟人才济济,如果项羽能够忍辱负重,卷土重来,胜负还很难说。

虽然项羽和刘邦都有壮志豪情,但他们的品德和志向却截然不同,项羽啊,你怎么能像刘邦那样在江东称王呢?乌江亭畔只留下你的遗憾和悔恨,千百年来,英雄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泪水。

释义

这首诗通过评价项羽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前两句指出战争的胜败难以预料,真正的男儿应该能够经受住失败的考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项羽和刘邦的品德与志向,暗示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和决策有关,添加的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项羽与刘邦在品德上的差异,以及项羽在乌江自刎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项羽的失败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男儿应该能够经受住失败的考验,而项羽虽然勇猛无比,但却因为过于自负和刚愎自用而最终失败,诗人也通过对比项羽和刘邦的品德与志向,暗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议论深刻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游览乌江亭时所作,乌江亭是项羽自刎的地方,诗人来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项羽的英勇事迹和悲惨结局,他深感英雄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个人的性格和决策更是至关重要,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于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