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图。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水图

宋·刘克庄

既能咫尺成千里,

何必吾家十幅图。

墨海翻腾云作雨,

笔端变幻石成庐。

山川草木皆生意,

昼夜阴晴互卷舒。

妙手丹青传万古,

只留清气在人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处,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刘克庄一生著作颇丰,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传世。

译文

既然能在咫尺之间展现出千里之遥的壮丽景色,

又何必非要在我家挂上十幅画卷呢?

墨海翻腾如同云雾化作雨水,

笔端变幻将石头幻化成房屋。

山川草木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昼夜阴晴交替,画卷也随之卷舒。

妙手绘制的丹青能够流传万古,

只留下清雅的气韵在人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画家高超的技艺,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首句“既能咫尺成千里”强调了画家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风光的能力,次句“何必吾家十幅图”则是对这种技艺的肯定与自豪,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墨海翻腾、笔端变幻等场景,进一步展现了画家的艺术魅力,最后两句则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其作品永恒价值的肯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高超技艺和深厚造诣,诗人通过“咫尺成千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风光的神奇能力,诗人还通过“墨海翻腾”、“笔端变幻”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激情和创造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画家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对山水画的欣赏和热爱有关,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刘克庄对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自己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山水画艺术的重视和推崇,在南宋时期,山水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刘克庄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和赞美,也传递了对艺术永恒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