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申湖

唐·韦庄

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

楼台掩映斜阳里,舟楫悠扬碧水头。

岁月匆匆如逝水,繁华过眼似云流。

何当重游旧时地,再觅当年旧梦游。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而名声大振,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北方的边塞之地,风霜凛冽,人们容易老去;而申湖这里,歌舞升平,美景仿佛永远停留,楼台在夕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小船在碧绿的湖水上悠然飘荡,岁月匆匆流逝,如同逝去的水流;曾经的繁华,也像云彩一样飘散,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游览这旧时的地方,重新寻找当年那梦幻般的感受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朔塞与申湖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朔塞的风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申湖的歌舞美景则仿佛能够留住时光,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诗人通过描绘楼台、舟楫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申湖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朔塞和申湖为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朔塞的风霜与申湖的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楼台掩映、舟楫悠扬等画面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对世事变迁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身处申湖之畔,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和岁月的流逝,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