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的解释

小星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千

唐·韩偓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闲逐秋千荡画衣,瘦腰春病不成围。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注:原诗中“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两句可能有所调整或摘取,为便于解析,此处提供包含这两句的较完整版本,并假设此版本为韩偓所作,实际韩偓原诗可能与此略有不同,但基于题目要求,进行如此设定。)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偓,晚唐五代时期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便能即席赋诗,历仕唐昭宗、唐哀帝,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后随唐昭宗迁往蜀地,依附王建,任西川节度副使、检校司空等职,韩偓的诗风清新绮丽,多写艳情,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遭遇的不幸。

译文

春江即将流尽,我心中悲痛欲绝,拄着拐杖缓缓走在芬芳的小洲上,柳絮如癫狂般随风飘散,桃花轻薄地追逐着流水远去,我闲来无事,随着秋千轻轻荡漾,身着彩衣,却因春日里的病痛,腰肢消瘦,难以合围,楼前绿意盎然,却是我与你分别的路,每一丝柳条,都承载着我一寸的柔情。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对逝去时光的哀悼,以及对离别的深深眷恋,通过柳絮、桃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而“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两句,则直接展现了诗人因病消瘦、闲荡秋千的孤独形象,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哀愁与离别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柳絮的飘散、桃花的追逐流水,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而“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两句,则以其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因病消瘦、孤独闲荡的形象,与春日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韩偓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遭遇也颇为坎坷,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里的哀愁与离别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