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仙
唐·李群玉
浮丘挹袂去何处,五芝同晓仙露晞。
云深路杳无行迹,水阔山长梦亦稀。
碧树苍苍啼鸟远,红尘滚滚世人迷。
何时得遂寻仙志,共访蓬莱第一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浮丘公轻挥衣袖要到哪里去呢?五株灵芝在清晨的仙露中渐渐干涸,云雾深邃,道路遥远,找不到他的行踪,水面宽阔,山峦绵长,连梦中也难以寻觅,碧绿的树木苍翠欲滴,啼鸟声渐行渐远,红尘滚滚中世人皆被迷惑,何时才能实现我寻访仙人的志向,一同探访蓬莱仙境的奥秘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浮丘挹袂去何处”一句,以浮丘公的形象引出仙境的遐想;“五芝同晓仙露晞”则通过灵芝和仙露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仙境与尘世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寻仙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诗人以浮丘公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云雾、山水、碧树、啼鸟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还通过对比仙境与尘世的差异,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昌盛,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群玉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自然也对诗歌创作充满了热情和追求,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受到道教思想影响和对仙境向往的驱使下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