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的释义

生辉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汉武帝思李夫人

唐·李商隐

汉武清词歌九秋,

平生心事付沙流。

茂陵秋雨病相如,

一曲横汾鼓吹回,

侍臣高会柏梁台。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原诗中“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两句实际上并非连续出现,且“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为另一情境描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两句单独提取并融入一首假想的诗中,以展现这两句词的出处风格,实际分析中,将基于李商隐的创作风格和汉武帝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汉武帝在清秋时节吟唱着凄清的歌词,

他一生的心事都随着流水消逝。

茂陵边秋雨绵绵,病中的司马相如(暗指文人境遇),

(一曲横汾之地的鼓吹乐回荡,

侍臣们在柏梁台上高会欢聚。

(注:由于原诗中“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并非连续,且后两句为另一情境,故译文做了适当调整,以符合这两句词的意境。)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汉武帝在横汾之地举行音乐盛会,之后侍臣们在柏梁台上欢聚的场景,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繁华与盛况,也隐含了对汉武帝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忽视国事的批评。

赏析

“一曲横汾鼓吹回”描绘了汉武帝在横汾之地举行音乐盛会的盛况,鼓吹乐回荡在空中,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而“侍臣高会柏梁台”则进一步展现了汉武帝时期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更通过对比和暗示,表达了对汉武帝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忽视国事的批评,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历史场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时代。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通过创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汉武帝时期繁华与盛况的向往,更寄托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他通过描绘汉武帝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忽视国事的场景,暗示了晚唐时期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人境遇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