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柳枝词
宋·宋祁
长堤烟柳碧如丝,飞絮飞花送客时。
远水无情终日去,夕阳无赖半时垂。
作者及朝代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文章多而著称于世,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撰《新唐书》,他的诗词清新婉丽,有《宋景文公集》传世。
作者简介
宋祁生于北宋真宗咸平元年,自幼聪颖好学,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他一生仕途较为平稳,文学成就显著,尤其在史学方面,对《新唐书》的编撰贡献颇大,其文风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译文
长长的堤岸上,柳树如烟,碧绿的柳条如同丝线一般轻柔;柳絮和落花随风飞舞,恰似在送别远行的客人,远处的流水无情地终日流淌,夕阳也似乎无赖地半挂在天边,迟迟不肯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长堤边柳树依依、柳絮飞舞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离别的感慨,首句“长堤烟柳碧如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柔美,次句“飞絮飞花送客时”则借柳絮和落花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后两句“远水无情终日去,夕阳无赖半时垂”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通过无情的水流和无赖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春天长堤边柳树和周围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首句“长堤烟柳碧如丝”以生动的比喻,将柳树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婉丽的基调,次句“飞絮飞花送客时”则巧妙地借用了柳絮和落花这两个典型的春天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后两句则通过无情的水流和无赖的夕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天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站在长堤边,看着柳树依依、柳絮飞舞,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的哀愁,他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清新婉丽的《柳枝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