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水亭吟
唐·杜荀鹤
尘埃几泯寸心清,晨起孤吟在水亭。
风递花香远更幽,月移竹影静还明。
闲来无事学垂钓,兴至有情赋雅声。
莫道此中无乐趣,人间何处觅仙庭。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杜荀鹤的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未得显达,但诗才横溢,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杜荀鹤擅长五言、七言律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尘埃几乎掩盖了我内心的清净,清晨起来独自在水亭边吟诵。
风儿传递着花香,使香气更加幽远;月光移动着竹影,让夜色更加静谧而明亮。
闲暇时我学习垂钓,兴致来时便吟咏高雅的诗句。
不要说这里没有乐趣,人世间哪里还能找到如此仙境般的所在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水亭边独自吟诵的情景,通过“尘埃几泯寸心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水亭边宁静而幽美的环境,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闲适生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赞美,认为这里就是人间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水亭边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中“风递花香远更幽,月移竹影静还明”两句尤为精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时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杜荀鹤可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内心渴望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生活,他选择了清晨时分在水亭边独自吟诵,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