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喜雨
宋·陆游
嘉谷如焚燎,苍生困蚩尤。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
云气千峰合,江声万壑流。
更须烦老手,一洗旧山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嘉禾谷物如同被焚烧般焦枯,百姓们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上天的心意正是要扶持国家的根基,为了回报慈母的喜悦,天空终于放晴,云雾笼罩了千座山峰,江水在万道山谷间奔腾流淌,还需要借助老天的力量,将旧日的山川洗涤一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久旱逢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首联描述了干旱的严重,颔联则借“天心正欲扶宗社”表达了上天对国家的眷顾,以及“为报慈闱得解颜”对母亲(也暗喻国家)喜悦的回报,颈联描绘了雨后云气缭绕、江水奔腾的景象,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力,使国家焕然一新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雨的喜悦,而是借雨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诗中“天心正欲扶宗社”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上天眷顾国家的期盼,而“为报慈闱得解颜”一句,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颈联和尾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雨后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不断,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和打压,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久旱逢雨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也借雨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希望借助自然之力,使国家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