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遗直真堪畏,千载独持生杀权。全诗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史笔

朝代:宋

作者:刘克庄

史官遗直真堪畏,千载独持生杀权。

善恶是非凭一语,流传万古定无冤。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理论家,他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体,刻琢精丽,后独辟蹊径,以诗讥讽朝政,揭露官场的黑暗,忧国忧民,针砭时弊,诗作风格慷慨激昂,雄浑豪放,他的词风多样,既有婉约之作,也有豪放之作,是宋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史官们遗留下来的正直品质真是令人敬畏,千百年来他们独自掌握着评判人物生死善恶的权力,凭借着一句话,就能判定一个人的善恶是非,这种评判流传万古,确保被评判的人没有冤屈。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颂了史官们正直无畏的品质和他们手中掌握的重要权力,史官们通过记录历史,评判人物的善恶是非,他们的评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流传千古,确保历史的公正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史官们的高度赞扬和敬畏之情,首句“史官遗直真堪畏”直接点明了主题,突出了史官们正直无畏的品质,次句“千载独持生杀权”则进一步强调了史官们手中掌握的重要权力,这种权力能够决定人物的生死善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后两句则通过“善恶是非凭一语,流传万古定无冤”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史官们评判的公正性和影响力,他们的评判能够流传千古,确保被评判的人没有冤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史官们的高度赞扬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公正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对当时朝政的腐败和官场黑暗的不满有关,他通过赞颂史官们正直无畏的品质和手中掌握的重要权力,表达了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和向往,也通过这首诗来警示世人,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不要做出违背历史公正和正义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