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衣钵何年得,庐阜香灯几日归。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西林壁寺

唐·韦应物

曹溪衣钵何年得,庐阜香灯几日归。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湿翠微。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曹溪的禅宗衣钵不知何时能够得到传承,庐山的香火灯烛又将在何时熄灭,我何时能归?在这空寂的佛门中,我身心淡泊,如同溪水轻轻拂过,微微湿润了青翠的山色。

释义

“曹溪衣钵何年得”一句,曹溪指禅宗六祖慧能传法之地,衣钵象征禅宗法统的传承,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法脉传承的向往与追问。“庐阜香灯几日归”一句,庐阜即庐山,香灯代表佛教的香火与信仰,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庐山、回归佛门生活的渴望。“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湿翠微”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佛门中的淡泊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览西林壁寺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中通过对禅宗衣钵、庐山香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后两句则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空门寂寂”、“溪雨微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物我两忘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晚年更是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辞官闲居、游历四方期间,在游览西林壁寺时,诗人被这里的禅宗文化氛围和宁静的自然环境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以及他追求精神自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