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穰薦瑞民心悦,高下还随帝泽均。的解释

梦梦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瑞雨

唐·韦应物

甘雨愆时期,万物皆萎枯。

丰穰薦瑞民心悦,高下还随帝泽均。

四野已耕耘,何处不逢春。

云散天愈阔,风清气更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中舍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恬淡高远,清新雅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适时的甘霖终于降临,滋润了久旱的大地,万物因此得以复苏,丰收的景象带来了吉祥,民众心中充满了喜悦,无论是高地还是低洼,都均匀地受到了皇恩浩荡的润泽,田野间已经开始了耕作,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云散天晴,天空更加辽阔,清风徐来,空气更加清新纯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丰收和民众的欢欣,诗中“丰穰薦瑞民心悦”一句,直接表达了丰收带来的吉祥和民众的喜悦之情;“高下还随帝泽均”则强调了皇恩浩荡,无论高地低洼都受到了均匀的润泽,体现了诗人对朝廷恩泽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瑞雨为题,通过描绘甘霖降临、万物复苏、丰收喜悦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朝廷恩泽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久旱和甘霖、萎枯和复苏等场景,巧妙地传达了希望和信心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官职期间,当时可能遭遇了较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导致农作物受损、民众生活困苦,当甘霖终于降临、万物复苏时,诗人深感喜悦和欣慰,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官员的情怀和担当。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