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桂檝去依随岸柳,松轩归赏赤城霞。
云间水色夕阳紫,树里莺声落日斜。
幽兴自能谐草木,清吟应得动烟霞。
闲居日久心成癖,煮石餐云未足夸。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桂木船桨轻轻依偎着岸边的柳树,松木轩窗下我归来欣赏赤城的晚霞,云间水色在夕阳下泛着紫光,树林中莺啼声声,落日西斜,我幽雅的兴致能与草木相谐,清吟的诗句应能惊动烟霞,闲居的日子久了,心中养成了癖好,即便是煮石餐云也不足为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桂檝去依随岸柳,松轩归赏赤城霞”通过桂木船桨和松木轩窗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水色和莺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颈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他清雅的情趣,尾联则点明了诗人闲居日久,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情趣和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桂木船桨、松木轩窗、夕阳水色、莺啼声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还通过“幽兴自能谐草木,清吟应得动烟霞”等诗句,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他清雅的情趣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明快,充满了浓厚的山水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闲居期间,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环境,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追求自然、和谐、清雅的生活情趣,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僧们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