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壚千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烂熳春。的解释

梦梦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龚三益

宋·王十朋

酒壚千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烂熳春。

此去青云应直上,岂知今日别离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孝宗立,擢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力排和议、忤秦桧等投降派而罢官,后出知饶、湖、夔等州,乾道七年(1171年),病逝于梅溪,享年六十,追赠礼部侍郎,谥“忠文”,有《梅溪集》等传世,王十朋是温州历史文化名人,被尊为“乐清四灵”先辈。

译文

在这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充满风流韵事的地方(酒壚),你在这繁花似锦的县城(花县)度过了三年如春天般绚烂的时光,如今你即将踏上青云之路,前途无量,又怎会知道此刻与你分别的人心中的不舍与感慨呢?

释义

酒壚千古风流地:酒壚,指酒肆或酒馆,这里借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千古风流地则形容此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充满文化气息。

花县三年烂熳春:花县,比喻美丽如花的县城,烂熳春则形容春天景色美好,繁花似锦,这里指龚三益在此地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王十朋为送别友人龚三益而作,首句“酒壚千古风流地”既点明了送别地点,又赋予了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暗示龚三益在此地的经历不凡,次句“花县三年烂熳春”则进一步描绘了龚三益在此地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与祝福,后两句“此去青云应直上,岂知今日别离人”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离别时的感慨,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又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十朋与龚三益分别之际,龚三益是王十朋的好友,两人在共事或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龚三益即将离开,前往新的岗位或地方时,王十朋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他的送别之情与美好祝愿,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经历的赞美,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