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后车长载酒,无因曲水共流杯。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怀友

唐·李嘉祐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庾香风满袖时。

此日闲情谁共说,闻道后车长载酒,

无因曲水共流杯,一庭芳草自萋萋。

作者及朝代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748年)进士,授秘书正字,肃宗时曾任中书舍人,出为袁州刺史,迁台州刺史,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诸人友善,为诗圆稳整赡,有中唐风致,与钱起、郎士元齐名,时称“钱郎嘉祐”。

作者简介

李嘉祐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诗作却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如刘长卿、严维等,相互切磋诗艺,共同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译文

南园的春色正适宜观赏,大庾岭的香风满袖吹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的闲情逸致该与谁分享呢?听说你常常在后车上载着美酒,但我却无法与你一同在曲水边举杯共饮,庭院中的芳草独自茂盛,一片萋萋之景。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南园的春色和大庾岭的香风构成了美好的背景,但诗人却感到孤独,因为无人与他分享这份美好,他听说友人常常载着美酒出游,但自己却无法与之相聚,只能在庭院中看着芳草独自茂盛,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描绘南园的春色和大庾岭的香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笔锋一转,将情感转向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惆怅,通过“闻道后车长载酒,无因曲水共流杯”两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聚的遗憾,最后以“一庭芳草自萋萋”作结,既描绘了庭院的景象,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嘉祐与友人分别后,独自面对南园春色和大庾岭香风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相聚的遗憾,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唐代,诗歌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李嘉祐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