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武夷山
宋·范成大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天开地辟真奇绝,花雨岩前自一春。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还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是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武夷山的万千沟壑与重叠的山岩并非徒有虚名,那十座峻峰与两道清涧的美景更是无需多言,大自然仿佛在此地开辟了一个奇绝的世界,尤其是在花雨岩前,四季如春,美不胜收。
释义
“万壑千岩非浪闻”意指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的;“十峰双涧不须论”则进一步强调,即便只是提及其中的部分景致,也已足够令人向往,无需一一列举;“天开地辟真奇绝”形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如同天地初开般神奇非凡;“花雨岩前自一春”则描绘了花雨岩前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首句“万壑千岩非浪闻”直接点题,奠定了全诗赞美武夷山美景的基调,次句“十峰双涧不须论”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武夷山美景的丰富与多样,无需过多描述,便已令人心生向往,后两句“天开地辟真奇绝,花雨岩前自一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提升到了天地造化的高度,同时以花雨岩的四季如春作为具体例证,使全诗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游历武夷山,被其壮丽景色深深吸引,遂写下此诗,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范成大在游历过程中,被武夷山的奇山异水所震撼,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赞美武夷山美景的佳作,此诗不仅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