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行驱车一何忙,早起犹乘昨夜凉”,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我行驱车一何忙,早起犹乘昨夜凉。
野旷人稀秋草瘦,风高月黑夜山长。
孤村寂寂砧声急,远路迢迢雁字斜。
此际相思君不见,空余泪眼对斜阳。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我驾车赶路是多么匆忙,清晨起身还趁着昨夜的凉爽,旷野空旷人烟稀少秋草枯黄,风高月黑山路显得特别漫长,孤独的村庄里砧声急促回荡,遥远的路途上雁阵排成斜行,此刻思念你你却看不见我,只留下我泪眼汪汪对着斜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清晨驱车赶路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野旷人稀秋草瘦”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而“此际相思君不见,空余泪眼对斜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首联“我行驱车一何忙,早起犹乘昨夜凉”以叙事开篇,点明了时间和行为,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不安,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和艰辛,同时也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尾联“此际相思君不见,空余泪眼对斜阳”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杜牧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杜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远离亲人朋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驱车赶路,面对秋日的凄清景象,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远方的亲人,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
《秋夕有怀》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