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

万木秋声催客老,一川晴色对楼闲。

烟霞尽入新诗卷,风月遥归旧酒船。

他日还家应自笑,只今飘泊尚流年。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唯独在这片地方未曾留下足迹,这才相信这次游历也是天意安排,万木在秋风中摇曳,催促着旅人老去,晴空下的河流与远处的楼阁相映成趣,显得格外悠闲,烟霞美景都被我收入新诗之中,风月之趣也遥想着能回到旧时的酒船上,将来有一天回到家乡,自己大概会笑话现在的自己,到如今还在漂泊中虚度时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历之地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首联“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表达了诗人对未曾踏足此地的惊讶,并认为这次游历是命运的安排,颔联描绘了秋日山林的景色,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时的悠闲心境,颈联则通过“烟霞”、“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以“独于此地欠行迹”开篇,既点明了游历的地点,又表达了对此地的陌生感,接着通过“万木秋声催客老”等句,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颈联的“烟霞尽入新诗卷,风月遥归旧酒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情感真挚而动人,尾联则以“他日还家应自笑,只今飘泊尚流年”作结,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又流露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历某地时所作,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调任地方官职,晚年更是漂泊不定,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游历之地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