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令人重分首,自兹出处恐殊谋。的释义

小星2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魏二(附加句,非原诗正式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底事令人重分首,

自兹出处恐殊谋。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译文

(注:原诗《送魏二》译文)

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遥想你独自远在潇湘之上,月亮高照,凄清猿啼,定将令你难以入眠,梦中也愁苦不已。

(附加句译文)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如此依依不舍地分别,从此以后,你我出处恐怕会有所不同,难以再共谋大事。

释义

原诗通过描写江边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附加句则直接点出了分别的原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加深了离别的愁绪。

赏析

《送魏二》一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写得声情并茂,哀婉动人,尤其是“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两句,想象魏二夜里泊舟潇湘之上,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寝,倍增离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附加句“底事令人重分首,自兹出处恐殊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分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与原诗的情感相呼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王昌龄为送别友人魏二而作,当时王昌龄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对友人的离别充满了感慨和不舍,他也意识到这次离别后,两人的生活和事业可能会有所不同,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让他感到忧虑和迷茫,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