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唐·雍陶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
笛声遥送萧萧去,落日孤城隔水乡。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雍陶早年曾漫游四方,后入仕为官,曾任国子监助教等职,他的诗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
译文
听说你要转道去江边远行,这江水之路漫长无尽头。
笛声远远地随风萧萧而去,落日余晖下孤城隔水相望。
释义
“闻道君行欲转江”一句,表达了诗人得知友人即将远行江边的消息;“江行此路不胜长”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旅途漫长、艰辛的忧虑与不舍。“笛声遥送萧萧去”通过笛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笛声随风远去,如同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落日孤城隔水乡”则以落日、孤城、水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闻道君行欲转江”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即友人的远行,接着以“江行此路不胜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深深忧虑与不舍,后两句则通过笛声、落日、孤城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离别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雍陶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友人即将远行江边,雍陶深感离别之苦,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中通过对笛声、落日、孤城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时代,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意味着长久的分离,因此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显得尤为真挚与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