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的释义

生辉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勉学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行、草皆擅,自创“板桥体”;绘画则擅长兰、竹、石等,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译文

书籍就像多情的老友,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无论快乐还是忧愁,都与我亲密相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心中却毫无杂念,就像那流动的活水,源头随处都是,使人的心灵永远保持清新,东风吹拂,花柳更新,美景随时可见,希望你不要只把读书当作消磨时光的手段,只要努力去做,任何时候都能有所成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读书的乐趣和益处,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不要虚度光阴,首联以“故人”比喻书籍,表达了对书籍的深厚感情;颔联通过“三千字”和“一点尘”的对比,突出了读书使人心灵纯净的作用;颈联以“活水源流”和“东风花柳”为喻,说明读书能使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尾联则直接点题,劝勉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只作岁月之计,而要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读书的乐趣和益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对读书人的殷切期望和劝勉之情,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深知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创作这首诗来勉励自己和后人,通过这首诗,他希望能够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化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