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卧游
唐·韦应物
区区自誓王逸少,历历卧游宗少文。
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跃鳞。
岸花笑簪发,芳草妒罗裙。
何物动高情,眷言时独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因官场失意,转而寄情山水,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淡泊高远,深受后世喜爱,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译文
我虽不能像王羲之那样立下誓言(指王羲之誓墓不仕,专心书法),却愿像宗炳那样,通过卧游(指观赏山水画以代替实地游览)来领略山水之美,山水间蕴含着清朗的光辉,这光辉能愉悦人心,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如同琼瑶般晶莹,细小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岸边的花儿仿佛在对我微笑,芳草也似乎在嫉妒我身上的罗裙,是什么触动了我的高洁情怀,让我时常独自前来寻觅这份宁静与美好?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王羲之的“自誓”(指其淡泊名利,专心艺术)和宗炳的“卧游”(指其因身体原因不能远游,便通过观赏山水画来满足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情感,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的抚慰作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高洁情操的坚守。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诗中“区区自誓王逸少,历历卧游宗少文”两句,既是对前人高洁情操的致敬,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宣言,通过“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等句,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高洁情操的坚守,反映了唐代士人在面对仕途挫折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