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渡无人舟自横。
聊把钓竿消永日,溪翁沙鹭共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崔道融,字东瓯,晚唐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崔道融,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自号东瓯散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崔道融在晚唐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作品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所传颂。
译文
环绕的池塘上,细雨绵绵不绝,如同抽出的丝线一般细密;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泊在那里,我姑且拿起钓竿,消磨这漫长的日子,与溪边的老翁和沙滩上的白鹭一同悠然自得。
释义
回塘:曲折环绕的池塘。
雨脚如缫丝:形容雨丝细密连绵,如同抽丝一般。
野渡无人舟自横:描绘了一幅荒野渡口无人,小舟随意横泊的画面,富有静谧之感。
聊把钓竿消永日:诗人以钓鱼为乐,消磨时光。
溪翁沙鹭共悠悠:诗人与溪边的老翁、沙滩上的白鹭共同享受着这份悠然自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前两句通过“回塘雨脚如缫丝”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聊把钓竿消永日”和“溪翁沙鹭共悠悠”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内心的悠然自得,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崔道融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崔道融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田园和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崔道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