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初晴暖景微,侍臣还许宴春辉。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2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侍宴苑中应制

唐·宋之问

御苑初晴暖景微,侍臣还许宴春辉。

楼台彩翠时相映,花树烟霞自入扉。

林鸟飞鸣识春候,宫梅摘艳弄芳菲。

今朝得侍明光里,不羡渔阳好钓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累迁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时,因张易之兄弟案,被贬泷州参军,景龙中,累迁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知贡举,中宗复位后,以谄事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出为泷州参军,后流徙钦州,赐死于桂州,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的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讲究对仗,对唐诗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内容较为贫乏。

译文

御花园中初晴的天气带着微微的暖意,侍臣们被允许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设宴,楼台与彩翠交相辉映,花树与烟霞自然地飘入宫门,林中的鸟儿飞鸣,似乎能识别春天的节气,宫中的梅花摘取艳丽的花朵,散发着芬芳的气息,今天我有幸侍奉在皇帝身边,在这明光宫中,我不再羡慕那渔阳之地的钓鱼矶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御花园初晴后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宫中侍宴的荣幸心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御苑初晴”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宫廷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联“御苑初晴暖景微,侍臣还许宴春辉”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御花园中的美丽景色,如楼台彩翠、花树烟霞、林鸟飞鸣、宫梅摘艳等,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尾联“今朝得侍明光里,不羡渔阳好钓矶”则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告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宫中侍宴时所作,当时,他作为宫廷诗人,经常参与宫廷宴会,并有机会欣赏到御花园的美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美好,以及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展现了宋之问作为宫廷诗人的才华和技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