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巧缀烟霞百媚生。
无奈熏风爱芳芷,也随流俗恐低情。
吟魂长恨负芳时,幽兴今因偶得诗。
泥滑应须劳杖履,幽期恐后野梅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书法家,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作者简介
林逋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其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世推崇。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凝般的梅花,巧妙地与烟霞相映,生出百媚之态,无奈春风偏爱芬芳的芷草,梅花也随流俗而担心自己的情意被贬低,我长久地怨恨自己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今天因偶然得到这首诗而有了幽雅的兴致,道路泥泞,需要拄杖穿履而行,担心因迟到而错过观赏野外梅花盛开的芬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泥滑应须劳杖履,幽期恐后野梅芳”一句,既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也流露出对梅花盛开的期待与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剪绡零碎点酥凝”形容梅花的形态之美,以“巧缀烟霞百媚生”描绘其色彩之艳,以“泥滑应须劳杖履,幽期恐后野梅芳”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情怀。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他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多次以梅花为题材进行创作,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独自漫步于山园之中,看到梅花盛开,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美好事物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