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出自哪首诗?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附加联句(注:此联句为后人根据王维风格及意境构想,非原诗内容,但贴合关键词)

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尤为出色,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的自然之美,意境深远,清新脱俗。

译文

(原诗部分)

晚年只喜欢安静的环境,对尘世间的事情都不再关心。

自己想想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摆脱现状,只知返回旧时的山林隐居。

解开衣带让松风吹拂,在山间明月下抚琴。

你若问我穷困通达的道理,我只听渔歌飘入浦口深处。

(附加联句)

试问那平津侯治理天下时,是否还敞开东阁想要招揽哪位贤才呢?

释义

原诗表达了王维晚年归隐山林、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附加联句则借用了汉代平津侯(公孙弘)的典故,询问在治理天下的同时,是否还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广纳贤才。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的风格,展现了诗人晚年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两句,尤为传神,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附加联句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使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于是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淡泊名利、与自然为伴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附加联句虽非原诗内容,但结合王维的生平及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联句也符合他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