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刺藤梢罥客衣,直缘微禄得奔驰。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橘刺藤梢罥客衣,直缘微禄得奔驰。

溪头山色无近远,惟入行人静眼中。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表达个人在仕途中的微妙心境,项斯虽仕途不显,但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橘树的刺和藤蔓的梢头缠绕着行人的衣裳,只因微薄的俸禄才让我在这山路上奔波不息,溪流边的山色无论远近都同样迷人,但只有行走在静谧之中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份美景。

释义

首句“橘刺藤梢罥客衣”描绘了山行的艰难与环境的野趣,橘树的刺和藤蔓的缠绕象征着旅途的阻碍;次句“直缘微禄得奔驰”则点明了诗人奔波的原因——为了微薄的俸禄(即官职的俸禄),不得不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奔波;后两句“溪头山色无近远,惟入行人静眼中”则转而描绘山色的美丽与行人的心境,无论山色远近,只有在内心平静、专注于行走的行人眼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仕途奔波的无奈与感慨,首句以橘刺藤梢的缠绕象征旅途的艰辛,次句则直接点出奔波的原因,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转而描绘山色的美丽,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项斯仕途不顺、奔波于山林之间的某个时期,作为一位晚唐诗人,项斯面临着社会动荡、仕途艰难的困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行的艰辛与山色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奔波的无奈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在仕途中的普遍心态与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项斯作为晚唐诗人的文学才华与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的心态与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仕途奔波的感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